查看原文
其他

来建筑:宀屋、仃屋、悬岸飞桥…他们的“微创”乡村建设实践

麦斯威尔 一筑一事
2024-09-03


“在当下中国,只有在乡村才能最直接地进入到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和民间文化。我们作为建筑师,希望去了解、珍藏并转译并这种文脉,不然我们仅有的乡村也会被新一轮乡村开发毁灭。”


——来建筑




一筑一事【筑事研究院】子栏目

“New Plan of Rural Area · 筑乡计划”


在城市化进程高度运转的当下选择回归农村,聚焦乡村建设,是一种重新审视社会发展的选择,亦是重启田园文明、唤醒文化乡愁的重要方式,其内涵已远远超出建筑学的范畴。


观察“城”与“乡”的变迁,思考乡村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将从建筑出发,持续探访有价值的乡建实践案例,并邀请拥有独到学术见解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的学者、建筑师、运营者,以及投身乡建工作的管理者、基层工作者、在地居民等多方人员,共同探讨乡建的意义、如何乡建、谁在乡建和乡建为谁等话题,希望为城市及乡村的未来规划提供些许参考路径。


· · ·


以建筑的视角,

观察和思考当代中国乡村的剧变与未来。




打开“来建筑设计工作室”的官网,跳出的是一句简单而有力的宣言:“若不知来时路,怎知未来之处。”


在创始人兼主持建筑师马科元看来,这条引领他通往未来的“来时之路”,指的正是祖祖辈辈们传承至今的足迹。作为一家年轻的建筑工作室,他们想要去担当那个承前启后的角色。不追求颠覆,而是通过正本清源,探索出一条适合当代中国的乡建之路。


· 来建筑作品: 悬岸飞桥。图源: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 来建筑团队。图源: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 主持设计师马科元。图源: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的马科元,虽然把工作室开在了上海,却一直在围绕着周边的乡村开展工作。这既始于近年如火如荼的乡建热潮,也忠于自己一贯所坚持的价值观。


在中国四十年的城市化进程后,今天的城乡面貌已然产生了巨大差异。如果想要从物理层面去感受曾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似乎也只能寄身于乡村了。而这股城市中所剩无几的文脉,在当下乡村中虽有幸得以留存,却同样面临着从过时不堪到过度改造的各种风险。


于是建筑师作为某种意义上的“造物者”,在乡村建设中便起着关键、微妙的引导和平衡作用。如何将边缘化的乡村传统进行现代式转译,既不丢掉它,也并非简单粗暴地去复制某一个模式。这成为了来建筑工作室所致力研究的课题。


· 来建筑作品:南仕堂。图源: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 来建筑作品:仃屋。图源: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 悬岸飞桥。图源: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马科元和团队们在徽州古村落做了大量实地调研,以徽派民居空间的传统智慧审美为起点,结合村民的生活方式,尝试透过一种轻巧如“微创手术”般的改造,让本身就充满魅力的村落,重新焕发笃定而安然的生机。



桃源村的点状改造


· 南仕堂的影墙。图源: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祁门县闪里镇的桃源村地处安徽黄山市,由于距离黄山核心景区比较远,便不像西递宏村那般出名,外部的旅游开发也甚少介入。村子藏在两山之间的谷地,水口河埠与良田山丘一应俱全。


这里起源于南宋迁至此处的陈姓家族,至今有800多年历史,村里到处是保留得非常完好的徽派建筑和原始格局,仿佛一个活生生的历史博物馆。


· 桃源村。图源: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和许多村落的故事类似,成长于此的徽商们在发迹之后便回乡兴修了各式祠堂牌坊等公共建筑。桃源村目前有九个散落的祠堂成为文保建筑,依旧完好如初,非常珍贵。


· 保留至今的祠堂。图源: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来建筑在桃源村共改造了一个接待大堂、一座竹桥,一个竹亭、一个茶楼和一个咖啡馆。这些点状散落在村子各处的小品建筑,极大丰富了村子的体验,吸引游客的同时,也促成村民之间全新的生活和交互方式。


位于村口的“南仕堂”,是进入桃源村的第一座建筑,原本是个小药店,面积只有80平米,现在被改造成了村子的接待大堂。外立面延续了徽派最具象征的马头墙,但当正面三间折门完全打开后,内部空间则别有洞天。


· 位于村口的南仕堂。图源: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南仕堂内部照片,图源: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悬岸飞桥”是为了便于村民去田间耕作,而连接了农田和村落的一座非常有趣的迷你桥。来建筑认为桥在传统文化中是一种充满诗意的形象,往往构成了一幅山水画的入口和起点,而在乡村造桥,又是一件造福于民的功德。


因此,他们特意强化了桥的仪式感,用取之自然的竹子为材料,再以悬臂梁这一现代力学技术的手法,做出一座竹构悬臂桥,形成一种因结构张力而产生的戏剧性。


· 悬岸飞桥。图源: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桃源村所在的祁门县盛产红茶,“祁门红茶”早已是驰名中外的品牌。于是来建筑将村子内部的一座60平米小房子改造成对村民开放、较为轻松的两层茶楼空间,取名“宀(mián)屋”,既兼顾了日常的使用性,也保留了当地茶文化所承载的礼仪性。


·  作为茶楼的宀屋。图源: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 宀屋内部的茶室。图源: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与茶楼相对应的,则是村内另一处适合休憩的空间:仃屋,一座由农宅改造而成的乡村咖啡馆。老宅的外部面貌被完整保留了下来,内部则焕然一新,采光和通风的问题被完美解决。不少游客来到这里,都会被这种新旧之间的反差性所吸引,驻足享受村落的闲适。


· 改造成乡村咖啡馆的仃屋。图源: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中式建筑的结构美学


· 仃屋的木结构。图源: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或许你已经留意到,在来建筑的作品中,对于结构的探索,成为他们创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马科元认为回顾整个建筑史,从最早的砖石结构,到后来的木结构,再到现在的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结构的变迁极大影响了建筑风格。


而在中国传统建筑中,80%是木结构,木结构不仅起到承重的作用,更增添了很多文化元素,比如柱上的雕花、月梁、斗拱,都是在用复杂形态去表现建筑的等级,也传递出文化的内涵。这份设计思考是中国人独有的,也是来建筑所特别看重的“承前之路”。


· 源自古画的设计灵感。图源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比如在仃屋的设计中,来建筑就充分借鉴了中国传统民居的“支摘窗”概念:水平横向开启的窗户,向上翻起为“支”,向下拉结为“摘”。这种斜向支撑的方式相较于竖向支撑,有一种别样的自由和意趣。


· 仃屋二楼。图源: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斜向支撑的概念又被进一步放大、抽象,置入到整个空间中,让原先藏在墙面背后的结构显现出来,可以主宰整个空间的气质。像支摘窗这样的中国传统建筑结构原型其实非常多,许多都可以透过现代手法进行转译、活化。


· 仃屋一楼。图源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仃屋局部细节。


又比如南仕堂,来建筑借鉴了古徽州地区“肥梁细柱”的木构特点,把原本粗大的柱子,分解成四个细柱,成为一组“散柱”。同时为了增加梁的稳定性和韵律感,将一根梁扩充成了并排放置的一组双梁。这同样让结构不再是建筑中需要隐蔽的消极因素,而是成为塑造空间整体气韵的重要骨架。


· 南仕堂的散柱。图源: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悬岸飞桥的突破点,则是利用了悬臂梁的现代概念把竹子捆绑编织在一起,让竹子的方向符合悬臂梁的应力线。完成后,竹子依旧是竹子,但惊人的结构力感架在桥上,成为了现代力学工艺与传统材料的完美结合。当马科元把桥放在古画的环境里,也依然让人觉得是和谐的。


· 悬岸飞桥。图源: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 施工过程。图源: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 剖面图。图源: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 节点。图源: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 古画中的悬岸飞桥。图源: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如何看在地性?


· 桃源村。图源: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作为一家年轻的建筑工作室,来建筑的工作方式却不信奉时尚前卫的现代建筑手法,而是“老派”地特别注重在地研究。


“在地性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每个人都可以夸夸其谈。但如何落到实处,我觉得还是依赖于周全的调研准备和现场感觉。调研既包括了田野调查,也可以是研究图书馆里的大量文献。比如说在安徽造房子,你究竟对于徽州的民居,徽州的文化,徽州人的生活方式有多少了解?为什么徽州房子的天井那么深?面墙那么高?为什么巷道那么窄?每一个开窗尺度为什么那么小?这些背后的逻辑如果我们不去做一个了解,只是一味盲目模仿马头墙的形式,那是没有灵魂的。”


· 村民与建筑的互动。图源: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马科元还说他的工作对象并非电脑和图纸,而是现场环境和环境里的人,所以一定要去现场感受大量场地的地气、光线、湿度。在做足以上两点功课后,才能作为“在地性”的起点,接着把重心转移到设计的创造力与功能性上。


· 村民与环境的关系。图源: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今年迟些时候,桃源村又将会迎来一个新书店:上海三联书店。这是来建筑为这座村子带去的新惊喜,当一家上海的百年老书店遇见一个徽州的百年古村,会擦出什么样的花火?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必然不会是如网红建筑般昙花一现的存在。


· 桃源村三联书店效果图。图源:来建筑设计工作室


乡村复兴作为国家战略和时代风向,可能很容易又会走上一条如城市化般大刀阔斧的路径,但与此同时,也一定会出现越来越多好像“来建筑”这样的力量,在谨小慎微、饱含敬畏感地介入到这个过程,以承前启后的态度解决乡村的实际问题。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



本文作者


 

麦斯威尔


“主要游走于京都、大理两地,喜欢建筑、设计和塞尔达传说,正在朝着‘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过一种慢悠悠的生活’的目标前进。个人运营了一个关于日本建筑设计分享的公众号“屋游”,欢迎同好关注。”

·

关于“一筑一事签约撰稿人计划”


作为专注“建筑与生活方式”的内容平台,一筑一事正式开启内容共建与多元化的“签约撰稿人”计划,期待借此链接深耕于不同领域、拥有独到见解的撰稿人,为他们提供自由的创作空间、优质的传播平台、专业的编辑指导和活跃的社群交流,并为读者呈现更有趣有料的优质内容。


* 合作联系:hh@zsstudio.net



-


主编  |  牧之、鹤鹤

编辑  |  涩々

撰稿  |  麦斯威尔

校对  |  涩々

摄影  |  图片由来建筑设计工作室提供

设计  |  三金


-


延伸阅读

 “筑乡计划”2020 


2020筑乡计划:去乡下,为沉默山村“发声”

从这12个建筑开始,翻开一份中国“乡建”图鉴

李翔宁:以“自然建造”,重新思考中国乡建

大理凤羽:可能是中国未来最大的露天美术馆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一筑一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